新闻

红色记忆暑假实践—乌海

作者:梁佳卉浏览:时间:2020-08-13


乌海,一个仅仅只有60年历史的小城市,他的发展可以说与党与祖国的支持是密不可分。它今日的繁荣一定与那些在这里奋斗的“红色”使者息息相关,带着对这个情况的思索,我开始了这次的实践。

首先我先向我的爷爷了解了他的经历,我的爷爷是一个老党员,老革命,他是第一批来到乌海的知青。我爷爷说1968年的那一辈人充满了热情,想着到最困难的地方,又听征兵的人说内蒙古芳草连天,美丽如画,所以便选择了内蒙古。他说没想到的是乌海不是芳草地而是戈壁滩,他永远也忘不了当时荒芜的样子,眼前的只有黄土和枯草,他们那批知青的到来给这里的人口增加5倍,因为这里本来就没人。他说基本上他们从无到有建好了海勃湾,当时的他们真是有着一股子的气在那里,也不知道苦,累的时候大家一起读毛主席语录,唱革命歌曲,最多的是兵团之歌。他说当年有一本书叫兵团之歌,为此我还去乌海图书馆寻找,也没有找到,但是在网上找到了2011年重修版,只可惜已经被买走。我无法想象当时乌海恐怖的样子,也无法体会到他们的艰苦,但这些都不影响我对他们的敬佩,也无法影响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那么一点的奉献精神。

下一步,我又参观了乌海的红色博物馆,可惜的是一些博物馆并不在平时开放也不接待个人,导致有些东西我只是从网上获得浏览,不过这些并不影响我从中获得的能量。有幸的是我参观了一处私人红色博物馆,这个里面没有什么特别贵重的物品,有的只是一些印着各种图案的锅碗,一些非常简单的生活用品.可就是这些简简单单的生活用品,透露出了一个时代特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。我仿佛看到了当时劳累又快乐的生活。

回到家我询问家里有没有类似的物件,我妈给我拿出了家里珍藏毛主席徽章。我妈说这是我爸珍藏多年的,一直都很好的收藏。除了这些勋章,家里还有一些毛主席语录,邓小平语录。我妈说这些是我爷爷留给我父亲的,等我成家了以后,就留给我。我想这些小物件,就是群众里的红色传承吧。通过器具,传递尊重,通过言行,传递精神。红色的传承就在这点点滴滴中。

最后的一步我来到了张耀国先进事迹展览馆。这是一位村委会主任,生前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。在这里我最动容的是他《入党志愿书》上的话:我有过有钱的日子,但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。自从当了村主任以后,我觉得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,应该为大家,为全村人活着,这样的人生才更有价值。这朴素的话语,体现了一个党员最真诚的价值观: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。这样得人生是有价值,是充实的。我会向这位优秀党员学习,至少先做到为同学服务,这就是我下一步的目标。

这次的红色探索给我收获很大。我找到的都是离我的生活比较近,或者就是我生活中一部分。所以给我的感受也是比较生活。这次的实践最大的两个感受:积极和奉献。在困境中积极,在群众中奉献。这就是我此次实践学到的红色精神。我也会努力向着这个境界靠拢。

记者 张琨泽